蚌埠刑事律师——法国血拼76件奢侈品被判走私罪!代购有风险
蚌埠刑事律师时间:2024-09-09
出国旅行,总会有朋友托你带些东西。化妆品、包包……各种需求纷至沓来,却不好意思拒绝。如果你也遇过这种情况,可要当心了。说不定因此被判刑!!!走私罪!!!
宁波一导游代购76件奢侈品,判刑半年罚款16万
宁波一名导游姓刘,因为工作关系,常有出国的机会,因此他也做点代购生意。
2013年12月,刘某得到一个到法国出差的机会。12月正是法国的购物圣诞季,一些奢侈品的折扣蛮吸引人的。行程确定后,刘某便在朋友圈发布了他要去法国的信息。一时间,联系他的亲友和买家络绎不绝,刘某都一一应承。
于是,刘某在法国疯狂血拼,因为一些奢侈品对于购买有限制,他还借用了一同前去的朋友朱某的护照和信用卡,到行程结束,共买了76件奢侈品,总价格40余万元。以至于他出发时带的2个大号旅行箱,1个中号旅行箱和1个旅行袋都装满了,还在朋友朱某的旅行箱塞了一部分。
随后,刘某等人从法国回来。在入境时,朱某先于刘某过海关,没有被抽查到,但刘某被当场查获。
先行离开的朱某回到家后,接到海关要求其带行李回机场的电话后,意识到刘某被查,于是将这19件奢侈品藏在了其母亲家附近的垃圾站边上。两人接受完机场海关的调查回家后,朱某即将这些奢侈品交给了刘某。
这19件奢侈品,除了2件是两人自用的外,其余17件,有13件刘某都寄给了当初让他帮忙代购的亲友和买家,包括爱马仕、GUCCI、迪奥、BV、CELING、CHANEL等。
因为,这76件奢侈品偷逃的进口环节应缴税额高达12万余元,远远超出了5万元的定罪起刑标准。去年12月底,刘某因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被检方取保候审,今年6月,由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逮捕。
受审时,刘某的辩护律师主张,刘某在被海关查扣时,随身携带的货物涉税金额没有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是刘某主动交代并配合海关追回了走私货物,海关才于2天后立案,存在自首情节;而且刘某代购的奢侈品主要是给亲友的,他本人并未获利,社会危害性比较小,希望对刘某适用缓刑。
但这两点,法庭都没有采纳。理由是刘某是被海关当场查获,不属于主动投案,而且案发后,还将部分货物出售,也不具有自首情节。最终,宁波中院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刘某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16万元,而且不仅如此,法庭还判决没收那些被查扣的走私物品,同时刘某销售13件奢侈品的违法所得4万元也被追缴。
“代购”多少不违法
根据《海关法》相关规定:“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自用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含5000元)以内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邮递进境物品应缴进口税超过50元人民币的一律按商品价值全额征税。”也就是说,大约带1—2件奢侈品,不需要申报,超过这个数的,都需要申报。
超过5000元,又不申报,会面临什么后果?
根据刑法规定,若走私除武器、弹药、核材料、伪造的货币、文物、贵重金属、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淫秽物品以及毒品之外的其他货物、物品进出境,偷逃应缴税额达到5万元,就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这个罪最高可判死刑。
解读新政:海外代购注意事项
9月1号实施的海关新政,最主要的内容概括为:
必须三向一致,即货物、发货单、报关单一致,精确到每个单品,必须清晰标注品牌,品名和数量;
如果快递公司的一次性报关的货物超过5%的错误率,则要被处以高额罚款,如果超过10%的错误率,则整批货将被海关扣押视为走私!
100%疑问箱开箱查验,100%领队查验,100%团体游客查验!自用超过5000元开始征税!
此政策将大幅度提升代购货物入境的难度,也会加大快递公司的运营难度和成本,可以想见起码在短期内,代购的数量和物流速度会受到较大影响!
这些商品需要征税
10%税率
食品、饮料
皮革服装及配饰
箱包和鞋靴
金、银、珠宝及其制品、艺术品、收藏品
家用医疗、保健及美容器材
部分厨卫用具及小家电
家具摄影(像)设备及其配件、附件(电视摄影机除外)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
书报、刊物及其他各类印刷品
教育专用的电影片、幻灯片、原版录音带、录像带
文具用品/玩具
邮票、乐器
部分体育用品(除高尔夫)
其他物品
20%税率
纺织品及其制成品
表、钟及其配件、附件(除高档手表)
电器厨卫用具及小家电空调及其配件、附件电冰箱及其配、附件
洗衣设备及其配件、附件
电视机及其配件、附件
电视摄影机
影音设备及其配件、附件
自行车、三轮车、童车及其配件、附件
30%税率
高档手表(审定价格在人民币10000元以上)、高尔夫球及球类
50%税率
酒、烟草、化妆品、烟酒限量规定。根据海关规定,香港、澳门地区居民及因私往来香港、澳门地区的内地居民,免税香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丝250克;免税12度以上酒精饮料限1瓶(0.75升以下)。其他旅客,免税香烟400支,或雪茄100支,或烟丝500克;免税12度以上酒精饮料限2瓶(1.5升以下)。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