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让股权未缴纳,股东犯逃税罪被判4年
蚌埠刑事辩护律师认为,《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的,除了会被税务机关处罚,情节严重的将面临刑事处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所限制。
2024-04-24 -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企业如何防范合同诈骗罪
签订合同本身就应该遵循公平自愿平等真实的原则,如果故意隐瞒事实,用虚假的信息与人签合同从而获取利益,就会涉嫌合同欺诈。当达到一定数额,就会涉嫌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作为一种常见经济犯罪,往往会给受害方带来巨大的困难,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因此一蹶不振,资金链断裂,最终难逃破产厄运。蚌埠合同诈骗罪辩护律师特总结合同诈骗罪的相关规定及预防措施,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预防和降低企业法律风险。
2024-04-21 -
专业刑事律师研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规定、理解适用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是典型的涉民生类犯罪,性质恶劣,危害严重。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此类犯罪的依法惩治和相关案件的审理,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定司法解释、发布指导性案例,统一法律适用,加强对下指导。蚌埠刑事辩护律师根据多年从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研究和辩护经验,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规定、理解适用进行归纳
2024-04-16 -
疑案探析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之认定标准
执行难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难题。导致执行难的原因多种多样,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正是其中之一。为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维护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
2024-04-15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常见七类误区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2015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该罪的法律适用问题以及统一了执法尺度。随后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即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增加了单位可
2024-04-15 -
如何正确理解适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被执行人宁愿做老赖,也要想方设法规避执行,是导致“执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难题。为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维护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权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为便于大家正确理解适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制裁被执行人,蚌埠刑事辩护律师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进行归纳总结。
2020-04-15